山花烂漫时03
感怀烂漫。
大年初四的早晨,泡了一杯清茶,依窗的凉台上,伴随着早晨阳光的铺洒,随手拿起茶几上的女儿刚刚买的格言杂志便凡凡翻翻看看,《摄影是一种存在》的文章,是庆山作品《仍然》摄影集的序文,深深的吸引了我,感触着我……
喝上一口茶。品品的味道,清醒的早晨。
昨天漫步洛阳梅花节思绪仍然在继续着,体会着摄影是一种存在!
昨天观看央视《中国诗词大会》,更觉诗词或诗歌也是一种存在!
刚刚喝的茶引起的清晰思韵,也似乎感觉生活更甚特别是一种存在:我们用眼睛、用口感、用思绪来观察、品味、思想着更现实的存在,包含了摄影、诗歌或诗词或文学艺术作品等等描述的生活景象!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最精彩的攻擂和收擂的对决:
攻擂和收擂的谁先抢答正确并得到5分即为新擂主。在对决的过程中,前3道题是根据画画的进度来描述完成一句名言诗句。
都是作为相互存在、相互依存完美的生活存在的写照!
景象1.
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
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,点点野花。乌衣巷口断壁残垣,正是夕阳西斜。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,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。
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《乌衣巷》。倒时我想起在南京乌衣巷里拍摄的一张照片也能更合适更好的反映:
画面:“乌衣巷口夕阳斜”,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,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。飞燕形象的设计,好像信手拈来,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。然景物寻常,语言浅显,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,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。
景象2.
白居易的《暮江吟》:
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
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。
画面: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,阳光照射下,波光粼粼,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,一半呈现出红色。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,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,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。
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,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、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。傍晚时分,快要落山的夕阳,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。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,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。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,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,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。
景象3.
宋代晏殊的《浣溪沙·一曲新词酒一杯》:
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。夕阳西下几时回?
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小园香径独徘徊。
画面: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,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,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?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,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,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。
虽含伤春惜时之意,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。
全词语言圆转流利,通俗晓畅,清丽自然,意蕴深沉,启人神智,耐人寻味。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,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。
…… 更多更精彩更生动更确切的展现了生活!
生活确确实实更是高于摄影、诗歌或文学艺术作品的一种存在!
清晨的阳光铺洒在凉台上,依窗而望,视乎我也会写句诗词:
雾霾袅袅弥天空,
君悦蓝庭不见影。
君悦蓝庭是我在凉台上依窗直望过去而看到的红色大字,是个正在开发建设的居民小区,当雾霾严重的时候,君悦蓝庭和建筑都会在茫茫的白雾中,消失的无影无综了。而当晴空万里晴朗的天空却又出现在视野中,仿佛是现实版“海市蜃楼”一般……
喝了一杯茶,感觉也变成了“诗人”。
继续喝茶,读庆山作品《仍然》。
庆山,实际是安妮宝贝。她的作品主要以流浪、宿命、漂泊为题材,描写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及精神状况。安妮:印象清秀,似乎是个对生活很讲究情调的人。安妮喜欢喝茶,给人的感觉似乎像是一个生活在过去时代的人物。
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应红。
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”
“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”。
我们的生活需要欢笑,更需要开心的欢笑,不仅仅是当山花烂漫,我们更需要有烂漫的生活情调,就用摄影来记录我们的开心和欢笑的烂漫生活吧,生活更是一种存在。
山花烂漫时04—读《仍然》序。
未完待续。
洛阳.大年初四
20170131
评论